根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开展202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提名2021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天。公示内容见附件。
自公示之日起3天为异议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提名项目(人选)的真实性或权属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并实名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秘书处提出。凡表明真实身份、如实提出异议意见并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异议为有效异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将对异议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异议进行核实处理。
联系人:张锦云
电 话:010-82227639
邮 箱:zyjnhb7604@126.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邮 编:100088
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表和项目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
2021年6月21日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2021年6月21日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等级 |
1 | 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及装备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郝以党,李惊涛,王海涛,彭犇,张宇,孙健,岳昌盛,吴龙,杜洪涛,杨玉辉,王宇鹏,王延兵,闾文,于杨,吴智 | 一等奖 |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冶金环保领域。
我国钢渣年产生量超亿吨,但利用率不足30%,累计堆弃量超过10亿吨,浪费资源、占用土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国内超过70%的钢铁企业钢渣处理采用热泼法或传统池式热闷法,依赖落后的挖掘机作业方式,缺乏专有装备,存在钢渣处理效果不稳定,烟尘无组织排放,资源化利用率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装备化、资源化、安全清洁化钢渣处理技术。
项目团队在科技部等各级科研项目支持下,历经十余年,完成了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研发,首次发明了熔融钢渣辊压破碎处理方法及装备,开发了钢渣有压热闷快速消解技术及装备,揭示了钢渣有压热闷可燃气体产生和变化规律,解决了多相态钢渣100%高效冷却与粒化、高效稳定化及热闷过程中可燃气体爆炸等技术难题。开创了适应炼钢生产节奏的专有钢渣处理工艺,解决了钢渣处理过程中大量烟气的无组织排放难题,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烟气超净排放粉尘浓度低于10mg/Nm3。
本项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熔融钢渣高效罐式有压热闷处理技术与装备和知识产权体系,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共授权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其中《一种熔融钢渣余热有压热闷处理方法》获2016年度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主编、参编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28部,出版专著2本。项目2015年被列为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7年被列入工信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宝武、首钢京唐、河钢乐亭、沙钢及建龙集团等53家钢铁企业,新建钢渣处理项目占有率超过80%,涉及钢渣处理能力3866万吨/年,服务于3.0亿吨的钢铁生产,并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马来西亚的联合钢铁(大马)集团,累计建设钢渣处理生产线109套,合同金额46.01亿元。本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钢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为我国钢渣处理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